" 我儿子还未成年啊,他们就向他卖电子烟,里面还有毒品,太害人了!" 报案时,张先生愤怒的向警方控诉。张先生所说的这种电子烟被行业内称为 " 上头电子烟 ",经查实为一种新型毒品。
2021 年 5 月 11 日,国家禁毒委、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决定将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列为毒品进行管制。张先生的这宗案件是上述公告正式施行以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受理的第一宗销售 " 上头电子烟 " 类新型毒品案。
披着 " 电子烟 " 外衣的毒品
据介绍,犯罪分子利用外形普通的电子烟做掩护,将烟杆里的 " 烟油 " 换装成液体状的合成大麻素对外出售。这种特殊的 " 烟油 ",即合成大麻素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精神活性物质。
该种 " 电子烟 " 毒品因为形式新奇,普通人难以准确辩认,会丧失警惕,容易在喜欢追求新生物的 90 后、00 后中广泛传播。有些年轻人的钱不够,就用其他电子产品、名牌衣服等以物易 " 烟 ",张先生不到 17 岁的儿子就是其中之一。2021 年 11 月下旬,张先生在和儿子聊天时,无意发现儿子会购买这种 " 吸后会嗨 " 的电子烟,联想起新闻里的类案报道,立即带着孩子报警。
张先生报警后,贩毒人阿正(化名)很快落入法网,他对自己贩卖毒品的事实供认不讳,称自己从上家那里购入了烟杆和 " 烟油 "(实为合成大麻素),然后再动手将这种特殊的 " 烟油 " 分装到烟杆里。
一瓶 " 烟油 " 大概可以装满七八根烟杆,而分装好的 " 上头电子烟 " 一部分用来出售,另一部分用来自己吸食,属于典型的 " 以贩养吸 "。他制作每根 " 烟 " 的成本价约 100 元人民币,对外出售的单价是 500 元。
毒品 " 零容忍 "
阿正还供述之前通过刷抖音看到有视频专门介绍这种 " 上头电子烟 " 含有大麻成分,他当时就担心有事。他的上家却告诉他警方的检验技术对这种大麻根本查不出来,所以就抱着侥幸心理继续抽下去了。
但事实狠狠教育了阿正,被抓获的当天,他也吸食了这种 " 上头电子烟 ",警方对其进行了尿液检验、毛发检验,结果均显示大麻阳性。
承办检察官对本案进行审查后,认为被告人阿正贩卖毒品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法对其提起公诉。近日,福田区人民法院对本案作出判决,被告人阿正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 2000 元。
2021 年 11 月 10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 <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 的决定》正式公布施行,明确 " 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 "。2022 年 3 月 11 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了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等未成年人保护举措。该办法将于 2022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该两份管理法规的发布,明确了电子烟的市场定位,将进一步加强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监管,更加严密地围堵了犯罪分子妄图利用 " 电子烟 " 形式向未成年人销售毒品的渠道。
深圳检察官提醒:
近年来,犯罪分子抓住青少年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特点,将传统毒品巧妙进行更新换代,使其外形更象普通的电子烟、零食甚至玩具等,具有极强的迷惑性,严重危害了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引起广大市民群众的不安与愤怒。司法机关在加大此类案件打击力度的同时,也提醒家长们一定要保持高度的防范意识,严格把关孩子接触的食品及物品,杜绝 " 变装 " 毒品的蔓延。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