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引入先进的心理学方法,探索推行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模式,力促不起诉转处分流率大幅提升。2017年,福田检察院受理审查起诉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整体不起诉转处分流率为59.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多。
6月11日上午,少年司法保护福田模式座谈会”在深圳市福田区检察院召开。福田区检察院展示了“一个核心、两个平台”少年司法保护福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并与来宾们共同探讨了如何继续推进精准帮教。
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宋英辉代表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向福田检察院颁发了“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研究基地”牌匾。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何挺介绍,双方拟在今后三年对福田未检以及福田有关少年司法的整体工作开展课题研究,为全国各地少年司法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未检办王霞主任表示,这块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研究基地的牌匾是广东省的第一块,这对福田未检、深圳未检乃至于广东未检都是极大的鼓舞,相信福田区检察院搭建的两个新平台能使未检工作如虎添翼、更快发展。
据了解,8年以来,福田区检察院以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且不再犯罪为目标,探索创设了“大爱福田”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程,并于2016年10月引入先进的心理学方法,探索推行精准帮教模式,力促不起诉转处分流率大幅提升,实现社会调查、心理测评和系统帮教达到百分百全覆盖。2017年,福田检察院受理审查起诉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整体不起诉转处分流率为59.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多。“截至2018年5月,我们共系统帮教159人,帮助107人返工返学。”福田区检察院检察长张宏城介绍,该项目也曾获得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表扬、广东省“青少年维权岗标兵”、“深圳市十大法治事件”、“深圳市法治惠民工程”等荣誉。
总结多年来的探索与经验,福田区检察院逐步形成了 “一个核心、两个平台”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福田模式”。未来,福田检察院计划持续深入推进精准帮教“福田模式”,力争到2020年底,不起诉分流转处率达到75%~80%。
同日下午,福田检察院联合共青团福田区委员会举行了“两个平台”的发布会及座谈会。
——什么是一个核心两个平台——
“一个核心” 即以对涉罪未成年人实施精准帮教为核心,组建司法人员(检察官、民警和法官)、社工、帮教专家三方一体的帮教团队,通过“前期诊断—分级矫治—巩固深化”的诊疗模式,帮助涉罪未成年人不再犯并顺利回归社会,同时实现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效果与其法律处遇相关联。
“两个平台” 即智能化信息平台和社会化资助平台。
智能化信息平台“智慧未检帮教云服务” 系福田检察院在全省率先研发运行的智能系统,运用大数据管理等技术手段,实现未检工作全流程电子化和智能化操作,可轻松通过电脑和手机微信功能实时指引帮教工作的开展,促使多方开展联合帮教。
同时,福田检察院联合团区委、福田公安分局、福田区法院、福田区司法局作为发起人,在国际NGO组织“救助儿童会”专业指导下,成立大爱福田“扬帆梦想”专项基金,由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进行专门管理,为涉罪未成年人和未成年被害人的帮扶、优秀司法社工的表彰等提供社会化资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