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本稿已被中国经济导报城市社会、央广网、方圆法制网、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深圳新闻网使用
6月11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联合中国刑事诉讼法研究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共青团福田区委员会举行少年司法保护福田模式座谈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深圳市、区两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少年司法领域的专家学者等参加会议。
会上,福田区检察院展示了“一个核心、两个平台”少年司法保护福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据介绍,“一个核心”即以对涉罪未成年人实施精准帮教为核心,组建司法人员(检察官、民警和法官)、社工、帮教专家三方一体的帮教团队,通过“前期诊断—分级矫治—巩固深化”的诊疗模式,帮助涉罪未成年人早日回归社会。同时实现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效果与其法律处遇相关联。
“两个平台”即智能化信息平台和社会化资助平台。智能化信息平台“智慧未检帮教云服务”运用大数据管理等技术手段,实现未检工作全流程电子化和智能化操作,可轻松通过电脑和手机微信功能实时指引帮教工作的开展,促使多方开展联合帮教。同时,福田检察院还联合团区委、福田公安分局、福田区法院、福田区司法局作为共同发起人,成立“大爱福田,扬帆梦想”专项基金,为涉罪未成年人和未成年被害人的帮扶、优秀司法社工的表彰等提供社会化资助平台。
据福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宏城介绍,8年以来,福田区检察院以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且不再犯罪为目标,探索创设了“大爱福田”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程,并于2016年10月引入先进的心理学方法,探索推行精准帮教模式,力促不起诉转处分流率大幅提升,实现社会调查、心理测评和系统帮教达到100%全覆盖。2017年,福田检察院受理审查起诉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整体不起诉转处分流率为59.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多。截至2018年5月,福田区检察院共系统帮教159人,帮助107人返工返学。展望未来,福田区检察院计划持续深入推进精准帮教“福田模式”,力争到2020年底,不起诉分流转处率达到75%-80%。
与会嘉宾肯定了“福田模式”的探索与成效,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他们提出,在帮教中应更注重让孩子们认识到触犯法律的后果以及法律的权威性,加强诊断和能力评估两个环节,注意监测分流不起诉后的重犯率。福田模式“精准帮教”这个核心代表了我们的专业和追求,建议从建立关系、收集资料等六个方面开展精准帮教,重视未成年被害人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宋英辉代表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向福田区检察院颁发“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研究基地”牌匾。